董源不一定是我们今天理解五代或北宋初期绘画史的重要因素,但他却是理解元代以后绘画史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对晚明清初的绘画史而言,董源不仅是一个最重要的艺术典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知识概念。我越来越倾向于把“董源”区分为宋代的“董源”、元代的“董源”和明末清初的“董源”。另外,从文本的角度,还可以区分为沈括的“董源”、米芾的“董源”、汤垕的“董源”和董其昌的“董源”。这些概念紧扣当时的文化史主线。
尹吉男《知识生成的图像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版
“董源”概念的历史性不同于完全以文字为核心的“杜甫”类概念。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董源”概念不仅仅以文字为依托,同时也以绘画作品/图像为依托。一个更为复杂的绘画收藏史在“董源”概念背后延伸着。当然“杜甫”这类概念也可以衍生出“杜甫草堂”等不断变动的历史遗迹,但这些历史遗迹不会成为艺术典范;而那些与“董源”概念相关的传世作品却被后世当作艺术典范一再学习或模仿。
尽管当代的艺术史研究和书画鉴定研究早已比董其昌所处的晚明时期更为完备,但在今天,我们讨论五代时期的那个董源的学术条件也还不充分。我们缺乏有关画家董源的南唐历史文本,缺乏他自己的自述性文件。我们对董源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情况一无所知。我们对他的名字到底叫做“董源”还是“董元”都搞不清楚。我们不知道董源的性格、道德观念和信仰。董源一直是作为一个艺术史的知识概念存在着,这个概念被不断地重构、解释,最终落实在那些被认为是由董源创作的作品上。董源成了一个只有在中国绘画史的教科书上才能讲清楚的人。
董源《潇湘图》(局部)
绢本设色,五代南唐,50cm × 141.4cm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现行中国美术史的教科书的叙述中,董源作为与北方画家荆浩对称的南方画家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董源的《潇湘图》《夏山图》和《夏景山口待渡图》在2002年成为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晋唐宋元国宝展”的重要展品,收录在《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大型图录中。
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三千年》的“五代至宋代”部分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班宗华先生在叙述五代山水画时说:“与此同时,一种截然不同的山水画风格在南唐都城金陵周围的繁华地区诞生了。后世把这种绘画风格称为江南风格。江南指的是以金陵为中心的淮河以南地区。这种独具特色的南方山水风格对以后的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当时它还是作为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区域性风格而存在。”1981年由日本吉川弘文馆出版的日本学者铃木敬的《中国绘画史》中提到:“依想象,董、巨山水画风可能只不过是以江南一带的地方风格,勉强被继承下来而已。”
巨然《溪山兰若图》
绢本墨笔,五代南唐,185.4 cm × 57.6 cm
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这种被称作“地方色彩的区域性风格”或“江南一带的地方风格”何以在后世成为主流风格和艺术典范?以江南山水为对象的董源画派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文化景观,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事情。因此,有关“董源”的知识生成问题就成了现代学术问题。
晚明之前的绘画史和鉴藏史对“董源”的叙述
董源这个历史概念的早期建构是北宋人的历史贡献。第一个建构这一概念的人是郭若虚。他是重要的北宋绘画史著作《图画见闻志》的作者。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有《图画见闻志》宋刻本,赵万里推断其属南宋临安府陈起刻本。《图画见闻志》是这样介绍董源的:
董源,字叔达,钟陵人。事南唐为后苑副使。善画山水,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兼工画牛、虎,肉肌丰混,毳毛轻浮,具足精神,脱略凡格。有《沧湖山水》《着色山水》《春泽牧牛》《牛》《虎》等图传于世。
郭若虚的生卒年不详,我们只知道他是宋真宗郭皇后的侄孙,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曾任备库使、西京左藏库副使;并曾以贺正旦副使之职出使辽国。郭若虚是如何知道董源的,我们现在已无法知道。郭若虚的曾祖是郭守文,做过宣徽南院使。宋真宗的章穆郭皇后,是郭守文的第二个女儿。郭若虚的曾祖郭守文卒于端拱二年(989),《宋史·郭守文传》说:“守文既丧月余,中使自北边来言:‘守文死,军士皆流涕。’帝问:‘何以得此。’对曰:‘守文得奉禄赐赉悉犒劳士卒,死之日,家无余财。’帝嗟叹久之,赐其家钱五百万,为真宗纳其女为夫人,即章穆皇后也。”
董源《夏山图》(局部)
绢本水墨淡设色,五代南唐,49.4cm × 313.2cm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郭若虚的祖父和父亲都酷爱书画收藏。他的《图画见闻志》是接续唐代艺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的,记载了唐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之间的绘画发展史。总之,郭若虚建构了董源的早期概念。从郭若虚的董源概念中,我们读不到今天仍在支持“董源”概念的那些关键性的绘画作品,如《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以及让人争论不休的《溪岸图》。郭若虚的董源概念透示出以下信息:一、董源是钟陵人;二、他当过南唐的官;三、他是山水画家和动物画家;四、他的风格技法来自王维和李思训;五、他的传世作品不多。
汲古阁明版《图画见闻志》
不过,真正使董源概念产生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郭若虚的客观叙述,而是另外两个重要人物的主观评论。他们分别是沈括(1031—1095)和米芾(1051—1107) 。他们的影响力是通过流传广泛的著作《梦溪笔谈》和《画史》实施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里说:
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书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倪瓒《容膝斋图》
纸本墨笔,元,74.7cm × 35.5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括的董源观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他在表述董源的时候细腻地描述了他个人的审美体验。其中他贡献了一个可被后世文人画家利用的关键词——“用笔草草”,这也是元代文人画家倪云林最为重视的绘画表现。实际上,米芾的评论对董源概念的确立更具决定意义。米芾在书画创作实践和鉴藏写作实践中的个人典范性对董其昌和清初四王构成了引力作用。在董其昌的“南宗”谱系图里,董源、巨然之后就是米氏父子。董其昌说:“南宗则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从米芾所著的《画史》来看,米芾对董源所作的表述是鉴赏意义上的。他说:
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米芾贡献的关键词是“平淡天真”或“天真”,还有后世文人画家所竭力反对的“巧趣”中的“巧”的理念。至此,董源的概念逐渐丰富起来———官僚画家、江南人、水墨类王维——用笔草草——平淡天真、不装巧趣——进而重叠为一个可供想象的董源。这是北宋徽宗时期的董源,换句话说,这是将董源概念和古画建立关联的北宋后期这个特定时间的董源。与董源相关的作品,如《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等都有宋代宫廷的收藏印记。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品都没有图名,而是明代的董其昌自己根据北宋的《宣和画谱》来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