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叶炜老师所讲授的《中国古代史练习(上)》的课堂实录“《廿二史札记》导读(上)”,感谢叶炜老师的细心审读。
在本讲中,叶炜老师介绍了《廿二史札记》的作者赵翼的生平与其生活的时代。赵翼特殊的人生历程涵养了他的史学思想。《廿二史札记》的写作特点,说明赵翼拥有着异于同时代史家的“问题意识”与“经世致用”之关怀。
《廿二史札记》导读(上)
——其人、其书与其时代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叶炜
大家好,咱们开始上课。《廿二史札记》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我想,赵翼的几句诗大家可能听说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赵翼生活的时代,他在文学这方面的名声,是要大于在史学方面的名声的。赵翼去世以后,他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才更多为人所认识并推崇。有关赵翼的史学成就,一个经典评论是陈垣先生的两句诗:“百年史学推瓯北,万首诗篇爱建南。”“建南”是陆游,“瓯北”是赵翼的号。
一、赵翼其人与其时代
赵翼从1727年到1814年活了88岁,在当时来说算是高寿了。他是江苏阳湖人,就在今天的江苏常州。这个地方是清代的一个学术很活跃的地区。
赵翼写了很多的诗,其中就谈过他的童年:“童年回忆旧艰辛,天下无如我最贫。少年意气慕千秋,宁做人间第一流。”
他小时候的生活确实是很贫困、很悲惨的。他的父亲在大户人家里教书,其时赵翼也是他父亲的一个学生。但很不幸的是,十五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生活压力很大。不过,赵翼从小就学习出众,在诗赋上表现出了相当的天赋,他父亲教书的大户人家对赵翼也很看重。所以,在赵翼的父亲去世以后,这家人就继续聘请赵翼做老师。
少年赵翼就有着“拟做人间第一流”的抱负。十九岁的时候,他应童子试,取入常州府学,补弟子员。通过童试就获得了生员的资格。在明、清,生员就是俗称的秀才。如果成为生员,就进入了士绅的行列,可以享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被随便用刑等特权。在清代,童试是三年考两次,录取率大概是2%或3%,因此是很难考中的。赵翼十九岁考中,可见其出类拔萃的才能。
考中生员后,还要经过乡试,才能够成为举人。明清时,举人已经可以获得做官的资格,但是前途并不广。所以,很多人还会接着参加会试,希望能够考中进士。进士的前途就要广阔得多了。
这张图是北京的贡院明远楼,南京的贡院在最多的时候有两万间考舍,北京的小一些,但也有1.5万间考室。考试时候,每人一间,隔间很小,考得很辛苦。
考中生员之后,赵翼来到北京,得到了一些人的赏识。比如刘统勋、汪由敦都对赵翼比较赏识,赵翼也在这些人的家里教书,同时也帮他们写文章,特别是应用型的文章,比如给皇帝的应制的诗、文也由赵翼来代笔。但是,因为他毕竟没有正式职位,生活还是比较辛苦的:
“京国依人惯,谋生倚捉刀。布衾寒如铁,名纸敝生毛。”
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赵翼冒籍应顺天乡试,中第二十一名举人。为什么叫“冒籍”呢?因为,他的祖籍在南方,按说应该在南方考。但是,我们知道自宋元以来经济重心南移以后,文化重心其实也在南移。上世纪日本一位很有名的学者桑原陟藏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历史上所见的南北中国》。他认为:到了明、清时代,最重要的学者都是出自南方的,北方很少有人能与他们媲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清代在南方考科举的难度就更大,北方相对来说会容易些。所以“冒籍”就像今天的高考移民。赵翼有一个亲戚在天津,他在诗中还表达过对此事颇为过意不去的情感。
1752年,赵翼参加会试落第。1754年,28岁的赵翼会试考取明经通榜,继考选内阁中书。在明朝的时候,内阁是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明太祖废宰相,明成祖设置内阁学士,后来逐渐形成内阁大学士“票拟”之权。所谓票拟,就是官员的表章上来之后,先由内阁大学士提出处理意见,再交给皇帝,皇帝首肯以后就“批红”,下发执行。清代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从清初开始,内阁的地位就比不了明朝。虽然内阁还有处理文书、提出意见的职责,但跟明代不同。清朝初期,很多军政大事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内阁只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所以内阁的地位不能和明朝内阁相比,当然,它仍然还算一个比较重要的机构。
内阁中书这个职位并不高,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但因为有机会见到皇帝,所以也算是一个比较荣耀的职位。1775年,赵翼正式入京供职,第二年就被选为军机处行走。军机处是雍正时设立的机构,主要是为了更迅速地处理军务。军机处在皇帝的生活区,而不是在皇帝的办公区——即三大殿。此后,军机处就成为了清朝最重要的皇帝秘书机构,军政大事都由军机处来处理,赵翼就被选为军机处行走。由于在军机处工作过,因此赵翼对军机处也是有一些记载的,他就说过:
同直军机者十余人,每夕留一人宿直舍,又恐结朝猝有事,非一人所了,则每日轮一人,早入相助,谓之早班,率以五鼓入。
军机处的工作是比较辛苦的,赵翼说,军机处每天都有值夜班的人,同时又考虑到若第二天清晨有事儿,一个人忙不过来,还会另外安排每天一人凌晨四点来上早班。
在军机处工作期间,赵翼再次参加了会试。在唐代,已经当了官的人,只能考制举、吏部科目选等等,不能再考科举了,不过清朝可以,赵翼以军机中书的身份参加了会试,乾隆二十六年(1761)考中进士。
赵翼是有机会做状元的,不过,乾隆将第一名赵翼改为第三名,将第三名王杰定为了状元。由于此前几次会试中,排名靠前的都是军机处出身的人,故这次考试之前,有人给皇帝上了折子,提出军机处人员是不是应该回避的问题,乾隆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这一年的主考官包括了当时的军机大臣刘统勋、刘伦等。他们在评卷时也知道此前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意见,于是他们也想避嫌,尽量不让军机处出身的人的成绩特别好。对此,赵翼也有所耳闻,他不希望因为这个使自己的才华受到埋没。所以,在考试的时候,他有意改换了自己常用的字体和文风。
阅卷时,刘统勋看到了赵翼的卷子,觉得文章确实不错。卷子是糊名的,他并不知道这是赵翼的答卷。刘伦提醒他:有没有可能是赵翼写的呢?刘统勋认为这绝不可能:他认为这不是赵翼的字体,而且文笔也不像是赵翼的文笔,赵翼的文笔很潇洒,但是这份卷子文章写得很谨慎。于是还是给了这个人第一名。最后当然是上报到乾隆这儿来了。乾隆说:
赵翼文自佳,然江浙多状元,无足异;陕西则本朝尚未有。今王杰卷已至第三,即与一状元亦不为过。
赵翼在军机处工作几年,他的文采为乾隆所知。然而,这几年的状元都是江浙来的,没什么新鲜。第三名是陕西的考生,陕西从来没出过状元,那干脆就给他个状元吧!于是最后将王杰定为状元。乾隆其实也是比较了解王杰的,原来也和乾隆有过一些文字往来。当然,赵翼对这事耿耿于怀了,他写诗也谈到这一点,他说:“一桂枝高手已攀,胪传声里另排班。”
考中进士之后,赵翼入翰林院任编修。翰林院编修是纯粹的文化职位。赵翼自己的理想也是更愿意做这些纯粹的文化职位。当时有人推荐他去六部,但他没有接受。几年之后,赵翼被皇帝特授广西镇安知府。赵翼本人不是很愿意去做地方官,不过他去了地方后,做的还是不错。几年之后,他调守广州知府。两年后,赵翼四十六岁,以老母年高为由告假回乡,不再复出为官。后来他还是做过一些非正式的职位,但时间也都很短。此后,他主要在家读书做学问。赵翼以四品官退休返乡后,购得鱼塘地三十亩,营建新居。后又在府城购买一官房(今常州市前北岸),就是“探花第”。赵翼57岁后移居此宅,居住达31年,嘉庆十九年(1814)去世于宅中。
有关赵翼的著作,除了我们重点介绍的《廿二史札记》以外,还有一部《陔余丛考》。它的成书比《廿二史札记》要早几年,也是赵翼的史学研究著作,赵翼的诗文则收录于《瓯北集》。
《廿二史札记》第一次刻印是在1795年,这时候赵翼已经六十多岁了。1800年再次刻印时,赵翼有《再题<廿二史札记>》诗,对其做史学研究历程有简要的叙述:
一事无成两鬓霜,聊凭阅史遣年光。
敢从棋谱论新局,略仿医经载古方。
千载文章宁汝数,十年辛苦为谁忙。
诗中叙述,他退休以后,主要是来通过读史来消磨时光。当然他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读史消遣,而是有很多研究、思考,记录下来,而成《廿二史札记》。他还说过:“老来自笑犹闲气,动为前人抱不平。”是指他读史时的思考与追求。
二、《廿二史札记》的写作特点
《廿二史札记小引》:“闲居无事,翻书度日,而资性粗钝,不能研究经学。惟历代史书,事显而义浅,便于流览,爰取为日课。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多。”
清代最重要、最流行、达到最高成就的学问是经学。与同时代的大家相比,赵翼的长处并不在经学。他虽然也受经史教育,但他对经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它的重点、兴趣是在史书。
惟是家少藏书,不能繁征博采,以资参订。闲有稗乘脞说与正史岐互者,又不敢遽诧为得间之奇。盖一代修史时,此等记载,无不搜入史局,其所弃而不取者,必有难以征信之处。今或反据以驳正史之讹,不免贻讥有识。是以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抵牾处,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居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
赵翼说,他们家的书不多,但他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所谓的野史笔记所记载的内容和正史是不同的。有的学者把这些不同看得十分重要。但赵翼并不这样看,他认为以前编史的时候,这些野史笔记所记的内容,都已经进入了修史者的视野。以前的学者没有采信,肯定有他们的理由。如果今天再把它们翻出来质疑正史的话,那可能会被人笑话的。因此《廿二史札记》主要的依据是正史,他努力在正史内部发现矛盾、提出问题。
此外,同时期的其他史家多重视对历史上名物、制度的考定,而赵翼则更为关注时代、人事的变迁,这和他的诗倒是颇为契合:“动为前人抱不平”。他的认识就体现在《札记》当中。
自惟中岁归田,遭时承平,得优游林下,寝馈于文史以送老,书生之幸多矣,或以比顾亭林《日知录》,谓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
顾炎武的《日知录》有经世致用的特点。赵翼以顾炎武作为他的楷模,赵翼的思考中也体现着经世致用的思想。
上面的几段文字都来自《廿二史札记小引》,赵翼把做学问的取径,包括对历史的思考,都在这个引子里写到了。总而言之,赵翼认为他做学问的优长不在于经学,而是在于史学。在治史的时候,他用的材料主要是正史,注意正史内部记载相互有矛盾的地方。他关注的问题是治、乱、兴、衰等历史变迁的大问题。
当时还有一些重要的学者为《廿二史札记》作序,其中就包括钱大昕和李保泰,也都指出了赵翼史学研究经世致用的特点。
钱大昕序:所撰《瓯北诗集》、《陔余丛考》,久已传播士林,纸贵都市矣。今春访予于吴门,复出近刻《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见示。读之窃叹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议论之平和、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李保泰序:自士大夫沉湎于举业,局促于簿书,遇国家有大措置,民生有大兴建,茫然不识其沿革之由,利病之故,与夫维持补救之方。虽使能辨黄初之伪年,收兰台之坠简,于以称博雅,备故实足哉,乌足以当经世之大业哉!
“历历兴衰史册陈,古方今病辄相因”,赵翼看到历史的沿袭,从跨时代的变化当中发现问题。“闲阅青史几悲凉,功罪千秋少尺量”,对前代的认识和评价,都是赵翼所关注的。李慈铭也是清代的著名的学者,他曾经做过一个比较:
其书以议论为主,又专取各史本书,相为援证,不旁及他书,盖不以考核见长,与同时嘉定钱氏《廿二史考异》、王氏《十七史商榷》不同。
王鸣盛(1722-1798)的《十七史商榷》100卷,主要考证制度、地理、史书义例,关注书文字考证、历史事件考证、典章制度考证和史法与人物评论。钱大昕(1728-1804)的《廿二史考异》100卷,主要重于校勘文字、解释名物,考订文字讹误、训诂语辞名物、考证历史事实、辨析典章制度、评论史家与史书。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谈到:钱、王皆为狭义的考证,赵则教吾侪以搜求抽象的史料之法。而《廿二史札记》能够让我们体会到研究历史学问的方法。
赵翼(1727-1814)《廿二史札记》36卷,主要包括史例和史事两个方面。
这是《廿二史札记》的目录。从目录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问题。比如,卷一是《史记汉书部》,包括《司马迁作史年岁》、《班固作史年岁》、《各史例目异同》、《史记编次》、《史记律书即兵书》、《史汉不同处》等等。这些条目关注的,是这些史书在编撰、体例上的特点。卷二除了《汉书增传》、《汉书增事迹》之外,还是和具体的记载相关,比如《汉儒言灾异》、《灾异策免三公》、《上书无忌讳》,讨论的都是具体的历史问题,而不是名物、制度。
如果与《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比,这种差别就很明显了。所以陈垣先生讲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每史先考史法”,就是编撰的体例、编撰的方法问题。白兴华先生的《赵翼史学新探》也谈到这一点:“就考证严密、订证讹误论,钱最突出,足以体现考证学发达的乾嘉学术特色;就史实和对后代治史者的有益启发论,则赵更突出、更高明。”为什么就史实和对后代治史者有启发而言,赵翼更有作用呢?因为,赵翼所关注的是“问题”,这和古代史学、特别是和乾嘉史学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赵翼做学问的特点,和近代以后的史学更为契合。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赵翼给后人的启发更大。我们引用梁启超对赵翼的评价:
不喜专论一人之贤否,一事之是非,惟捉住一时代之特别重要问题,罗列其资料而比论之。”钱、王之书“其职志在考证史迹,订讹正谬。惟赵书于每代之后,常有多条胪列史中故实,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源,此其特长也。
梁启超所谓“捉住一时代之特别重要问题”,这里可以简单罗列几条,这几条其实都对后代的史家有很大的影响,后来的很多研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比如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六朝清谈之习、江左世族无功臣、武后纳谏知人、长安地气、五代诸帝多由军士拥立,宋冗官冗费、万历中矿税之害等等。还有比如像南朝的“寒人掌机要”条,是后来学者们讨论抓住南朝历史特点的关键所在。所以,赵翼的这些评论确实给后人相当大的启发。
浦立本是著名的汉学家,他对赵翼也有很高的评价,浦立本讲:
十八世纪迄于十九世纪初,史学界最驰名的史学家为王鸣盛、钱大昕与赵翼。前二人局促于狭义的考证,纠史籍原文之误,或以新资料补其不足。赵翼虽其学不及二人渊博,然或许是三人中最令人感兴趣者。因为他在向着克服中国史学的传统缺陷而进步。他能触及真正使近代史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近代史学家读其作品,确实能得到益处。……赵翼能超越孤立的繁琐事实之上以观察,自其中归纳出社会史与制度史发展趋势的通则,此类通则,为近代史学家所试图建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