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叶炜老师所讲授的《中国古代史练习(上)》的课堂实录“《廿二史札记》导读(下)”,感谢叶炜老师的细心审读。
在本讲中,叶炜老师介绍了《廿二史札记》的作者赵翼史学研究的方法与问题。赵翼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和归纳,包括史书之间的比较、史事之间的比较和归纳总结。虽然赵翼写作《廿二史札记》有考订不够细致的错误,但整体上看得胜于失,且找到史源与《廿二史札记》进行对比是一种很好的学术训练。
《廿二史札记》导读(下)
——赵翼史学研究的方法与问题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叶炜
三、比较与归纳
——赵翼的历史研究方法
比较——史书之间
赵翼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和归纳。比较方面,首先是历史“书法”之间的比较,比如《廿二史札记》卷六里有一条是《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赵翼说:
《后汉书》与《三国志》,论时代则后汉在前,而作史则《三国志》先成,且百余年也。
《后汉书》为范晔所作,范晔是刘宋人。《三国志》是陈寿所作,陈寿是西晋人。陈寿在西晋的时候就写了《三国志》,到刘宋的时候范晔才写了《后汉书》,时间上有差异,而他后面说的问题,实际上就来自于这种时间差异。赵翼讲:
自《三国志魏纪》创为回护之法, 历代本纪遂皆奉以为式,延及《旧唐书》、《旧五代史》,犹皆遵之。
所谓“回护”就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写法。赵翼说,这种“回护之法”到了《旧唐书》《旧五代时》时也是这样的:
其间虽有习凿齿欲黜魏正统,萧颖士欲改书司马昭弑君,而迄莫能更正。
习凿齿是晋人,萧颖士是唐人,他说的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三国志”条提到,《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我们参考《晋书》的《习凿齿传》:
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帝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
三国时是以蜀汉为正统,因为他认为蜀汉为刘氏宗亲,这和《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不同。《三国志》为什么为魏为正统呢?因为魏的继承者是西晋,陈寿是西晋人,所以就以曹魏为正统。习凿齿《汉晋春秋》的设置,是以蜀为正统的。
萧颖士是唐朝人,萧颖士曾经说:
仲尼作《春秋》,为百王不易法,而司马迁作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依违,失褒贬体,不足以训。乃起汉元年讫隋义宁编年,依《春秋》义类为传百篇。在魏书高贵(高贵乡公)崩,曰:“司马昭弑帝于南阙。”在梁书陈受禅,曰:“陈霸先反。”
这里,萧颖士直接把司马昭杀高贵乡公的事情说出来,这和《三国志》曲笔维护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陈霸先,是陈的开国皇帝,他直接说陈霸先反,这没有用所谓的“回护之法”。
我们再回到赵翼,体会这种“回护之法”。他说“习凿齿欲黜魏正统,萧颖士欲改书司马昭弑君,而迄莫能更正。”也就是说,那些内容只是个别的人这么写,“回护之法”还是延续下来,进入正史。然后,赵翼继续写道:
直至欧阳公(欧阳修)作《五代史》及修《新唐书》,始改从《春秋》书法,以寓褒贬。而范蔚宗(范晔)于《三国志》方行之时,独不从其例,观《献帝纪》,犹有《春秋》遗法焉。虽陈寿修书于晋,不能无所讳,蔚宗修书于宋,已隔两朝,可以据事直书,固其所值之时不同,然史法究应如是也。
陈寿是在西晋的时候修的《三国志》,离三国的时间很近,所以不能不有所顾忌,有所多有隐讳。范晔修书于宋,中间隔着西晋、东晋,因此可以据事直书。作者所处时代不同,他们所受的政治压力不一样,所以他们采取的“书法”方式是不同的,赵翼接着举例:
陈寿《魏纪》书:天子以公领冀州牧;蔚宗《献帝纪》则曰:曹操自领冀州牧。《魏纪》: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献纪》则曰:曹操自为丞相。《魏纪》: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献纪》则曰: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三国志》还是用了一种“回护之法”,为了维护魏的正统地位,为尊者讳,于是就没有把曹操的僭越行为给表达出来。但是《后汉书》说的很是直白。这就是历史“书法”。通过同一事情的不同记载,分析成书时间不同而带来的差异,赵翼很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廿二史札记》中常用的另一种比较,是比较不同史书对同一事情的记载,也就是记载的详略、偏重有所差异。
芒山之战是543年东魏、西魏之间的一场战役,赵翼比较了《北齐书》与《周书》对此记载的差异:
芒山之战,《齐纪》谓神武大败周文,俘斩六万。会有军士奔西军,告以神武所在,西军尽锐来攻,神武几为贺拔胜所获,仅而免。是东军先胜而后败也。
《齐纪》就是《北齐书》的本纪。简单说,就是根据《北齐书》的记载,第一次战斗是东魏打败了西魏,后来西魏反过来打败了东魏。就是东军先胜而后败。赵翼说:
《周纪》则云齐神武阵芒山,数日不进,周文率军夜登山,未明而击之,神武为贺拔胜所逐,仅免。而赵贵等五军居右,战不利,齐神武合军再战,周文又不利。是西魏军亦先胜后败。
虽然都是对芒山之战的记载,但是《北齐书》和《周书》的记载是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看《北齐书》和《周书》具体是怎么记载的,大家就会更容易理解。《北齐书》卷二《神武纪》的具体记载是:
武定元年(543)……三月壬辰,周文率众援高慎,围河桥南城。戊申,神武大败之于芒山,擒西魏督将已下四百余人,俘斩六万计。
赵翼说的“神武大败”、“周文俘斩六万”来自于此,赵翼将原文有所缩减。《齐纪》继续说:
是时军士有盗杀驴者,军令应死,神武弗杀,将至并州决之。明日复战,奔西军,告神武所在。
军队里有违反军纪的人,神武帝要杀他,但后来没有杀,说到并州以后再处理。此人半路就跑到西魏的阵营,把神武帝所在的位置告诉了西魏的军队。《齐纪》:
西师尽锐来攻,众溃,神武失马,赫连阳顺下马以授神武,与苍头冯文洛扶上俱走,从者步骑六七人。追骑至,亲信都督尉兴庆曰:“王去矣,兴庆腰边百箭,足杀百人。”神武勉之曰:“事济,以尔为怀州,若死,则用尔子。”兴庆曰:“儿小,愿用兄。”许之。兴庆斗,矢尽而死。西魏太师贺拔胜以十三骑逐神武,河州刺史刘洪徽射中其二。胜矟将中神武,段孝先横射,胜马殪,遂免。
矟就是在马上所用的枪,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兵器;殪就是死。也就是在贺拔胜即将追杀到神武帝高欢时,贺拔胜的马被射死,高欢得救。这就是《齐纪》的记载。它经过剪裁后,叙述出来的核心就是“东军先胜而后败”。
我们再来看《周纪》。《周书》卷二《文帝纪》:
齐神武至河北。……齐神武果度河,据邙山为阵,不进者数日。太祖留辎重于瀍曲,士皆衔枚,夜登邙山。未明,击之,齐神武单骑为贺拔胜所逐,仅而获免。
这里所述,就是刚才我们看的《北齐书》那段,神武帝高欢为贺拔胜所追,侥幸逃脱。《周书》接着说:
太祖率右军若干惠等大破齐神武军,悉虏其步卒。赵贵等五将军居左,战不利。齐神武军复合,太祖又不利,夜乃引还。既入关,屯渭上。齐神武进至陕,开府达奚武等率军御之,乃退。太祖以邙山之战,诸将失律,上表请自贬。
“齐神武合军再战,周文又不利”“是西魏军亦先胜后败”。《北齐书》和《周书》记载有冲突。为什么会有这个冲突呢?赵翼总结说:
两纪相校,则《周纪》少叙先为东军所败一节,《齐纪》又少叙再战而败西军一节,致不相合。且齐神武奔脱后,合兵再战,周文不利之处,应叙于《齐纪》以夸胜,乃反叙于《周纪》,而《齐纪》不书。
现在大家看的史料还不多,不同人的论著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其实就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出发点。
我想,到了大学,进入研究的阶段,和中学时期的很大不同,就是要了解,书上写的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要对书上写的内容有所判断。判断方法是什么呢?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不同的书之间的比较,发现差别,从而作为我们自己进入问题探讨、进而有所判断的起点。
比较——史事之间
以上的比较是细节之间的比较。还有一种宏观的比较,很能够反映赵翼敏锐的眼光。有一条叫《金用兵先后强弱不同》条,就是比较了金的初年和金的末年的时候军队战斗力的差异问题。他说:
金之初起,天下莫强焉。盖王气所钟,人皆鸷悍,完颜氏父子兄弟代以战斗为事,每出兵必躬当矢石,为士卒先,故能以少击众,十数年间,灭辽取宋,横行无敌。
金初起的时候战斗力特别强。到了后来就不行了。他说:
而猛安谋克移入中原,初则习于晏安,继则困于饥乏……及蒙古兵一起,金兵遇之,每战辄败……望风奔溃,与辽天祚、宋靖康时之奔降,如出一辙。……其始也以数千人取天下而有余,其后以天下之兵支一方而不足。
猛安谋克是金朝的基本社会制度,也是女真人的社会组织方式。金入主中原以后,因为它的政治中心南迁到今天的北京,猛安谋克也迁入到长城以南地区。为什么金一开始时候那么强,后来战斗力很弱呢?赵翼指出,这是金的社会变迁造成的影响,就是猛安谋克南移之后所带来的积贫、积弱的问题。
还有一些跨地域的、跨时代的比较,也都是很有价值的。比如《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条,指的是魏、蜀、吴三个势力各自用人方式的差异: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后世尚可推见其心迹也。
另外还有跨时代的比较,比如《东汉废太子皆保全》这一条,他说:
隋唐以后,太子被废未有善终者。惟东汉则皆保全。
东汉的这些废太子也有好几位,但是他们后来过得还都不错。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就可以去进一步思考。所以,赵翼的札记点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另外,像《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
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
刘邦是平民出身,明太祖也是平民出身,所以明太祖有些事情上有意地去模仿汉高祖。这里,可以启发我们比较明太祖做的事情、以及制度设计和汉初的相似之处。
在比较与归纳之间
除了比较之外,还有归纳的方法。通过比较,我们往往能够发现问题。通过归纳,可以总结出一些观点。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也说:
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有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之状况可以跳活表现。
有关归纳,《廿二史札记》中很著名的一条就是《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是赵翼一个很敏锐的观察。从先秦到秦汉,国家的建立者其实都是贵族出身,包括秦也是。而汉的建立者不是贵族出身,所以他说“秦汉间天地一大变局”。这其实也是把握秦汉社会政治变迁的重要的观点。后来很多学者都引用这一条。
另外还有像《魏孝文帝文学》这一条,也是把《魏书》的本纪和纪传结合起来考察的。他说:
古今帝王以才学著者,曹魏父子、萧梁父子为最,然皆生自中土,绩学少年。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都在文学上很有名,萧梁父子也是。他们都是“生自中土”,在中原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他说,“所不同”的是北魏孝文帝:
惟魏孝文帝,生本北俗,五岁即登帝位,此岂有师儒之训,执经请业,如经生家所为?乃其聪睿夙成,有不可以常理论者。史称其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以后诏册,皆帝文也,余文章尚百余篇。史论亦谓帝钦明稽古,焕乎其有文章。谥之以经天纬地,信不虚也……今就各列传所散见者,撮叙之。
史称云云,来自《孝文帝纪》。后面,赵翼把从列传当中所见到的相关的材料都放在这里,来说明孝文帝是有文学之才、很有文化的一个皇帝。这也是一种归纳,把同一本书当中的本纪和列传中相关的事情集中在一起,来论证他的观点。
《周隋唐皆出自武川》是很有名的一条,这也体现了赵翼犀利的史学的眼光,以比较的视角发现问题,进而归纳其现象:
周、隋、唐三代之祖皆出于武川。
武川是北魏六镇之一。北魏的时候,为了预防长城以北的柔然,设置了六个军镇,就是六个军区,其中之一为武川镇。赵翼就敏锐地发现,西魏、北周、隋,包括唐的建立者,他们的老家都是武川:
宇文泰四世祖陵,由鲜卑迁武川,陵生系,系生韬,韬生肱,肱生泰,是为周文帝。杨坚五世祖元寿,家于武川,元寿生惠嘏,惠嘏生烈,烈生祯,祯生忠,忠生坚,是为隋文帝。李渊(三)〔四〕世祖熙,家于武川,熙生天(赐)〔锡〕,天(赐)〔锡〕生虎,虎生昞,昞生渊,是为唐高祖。区区一弹丸之地,出三代帝王。周幅员尚小,隋、唐则大一统者,共三百余年,岂非王气所聚,硕大繁滋也哉!
赵翼敏锐地注意到,这三个朝代的建立者都出自一个地方。我想,后来陈寅恪先生提出“关陇本位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赵翼的影响。对此,赵翼的解释是“王气”。大家如果去读《廿二史札记》,可以注意这个“王气”的概念,很多地方都是以“王气”来解释历史的这种变迁。大家可以关注王气到底是什么意思,——乍一看我们可能会觉得,王气是一个不着边的概念,但这是不是也有他的道理所在?如何理解这个概念?虽然我们现在解释历史不再用这个概念,但是它所揭示的这些现象仍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此外,赵翼也将进一步的比较和归纳结合起来,就是归纳之后的比较。比如,对于宦官,我们知道汉、唐、明三代的宦官问题比较严重。对此,赵翼在不同的地方都谈到了,在评论中,他有意识地进行了比较。比如,卷五《宦官之害民》:
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明阉寺先害国而及于民,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
卷二○《唐宦官之祸》:
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
东汉、唐和明末的宦官相比,最严重的就是唐代,宦官有废立皇帝的情况。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他认为是因为宦官掌禁兵、管枢密。所谓“掌禁兵”,就是宦官当了神策军的护军中尉,“管枢密”就是当了枢密使。他用这样的原因来归纳解释汉唐宦官之不同。在讨论明代宦官的时候,他也谈到:
有明一代宦官之祸,视唐虽稍轻,然至刘瑾、魏忠贤,亦不减东汉末造矣。
傅斯年先生在《史学方法导论》曾论及历史研究的方法:“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比较是历史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所以在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我们也特别强调了它的比较以及比较基础上的归纳与归纳之后的比较。
四、《廿二史札记》的问题及其认识
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做得不是很细致,里面确实有些错误,后人也有一些批评、诟病。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赵翼写的,李慈铭就怀疑过。赵翼退休以后,他回家乡时和周围的人有交往,认识了一个学问不错的姓黄的老先生。黄老先生去世的时候,曾经把他的书托付给赵翼,请赵翼代为刊刻出版,但这书后来也没有出。因此李慈铭曾经怀疑《廿二史札记》或许不是赵翼写的。后来学者们做过很多辩证,认为这书确实为赵翼所作,没有问题。
赵翼这本书确实是有一些错误,如何看待?王树民先生曾有讨论:
《札记》一书,虽然有许多失误,与优点相比,仍为得胜于失,其书对各史既有单独的评述,又有综合的考察,全面探讨了廿四史,为读廿四史者起了引导作用,亦为古代史学史研究开辟一条新路。其次,书中使用了归纳比较、分析综合的新方法,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又其次,考据家受经学的影响,对于史书只能作个别字、句和事件的订正,而本书则进到史法与史事的综合,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成就。……经学的内容虽呆定僵化,其要求甚为严格,在此条件下形成的经学家,工作态度比较细致认真。赵氏摆脱经学的束缚是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因素之一,同时也容易流于粗疏散漫,因而产生许多硬性的错误。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八卷,王树民《赵翼〈瓯北学案〉》
杜维运先生写过一部《赵翼传》,他仔细阅读了《廿二史札记》,核对它的材料,在材料和观点之间来仔细考察,发现错误是比较多的,包括:1.未细稽原文而误;2.删节原文不当而误;3.照抄原文抄录不慎而误;4.望文生义,未尝参稽原文而误;5.以部分概况全体而误。书中的错误是各种各样的,主要还是文字读得不够细致所造成的问题。当时就有人评价赵翼“所著议论,尚多可取,然考订每患疏漏”。就是说,他考订得不够细致。
比如《三国志书法》一条,赵翼谈到:
《魏志》称操曰太祖,封武平侯后称公,封魏王后称王,曹丕受禅后称帝;而于蜀、吴二主则直书曰刘备、曰孙权,不以邻国待之也。
在这里,赵翼强调的是以魏正统,所以称曹魏这一系称公、称王、称帝。那么对刘备和孙权一直是直称名的,不以邻国待之。强调以魏为正统,是《三国志》的“书法”。
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杜维运先生认为其实并不准确:“《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直书曰孙权,蜀志先主传,则始终称刘备曰先主,未尝直书曰刘备。”他说,《三国志》没有直书曰刘备。
再比如《宦官之害民》条:
左雄疏言,官竖皆虚以形势,威夺良家妇女闭之,白首而无配偶。
这一条其实也不准确。杜维运先生比对《后汉书》,其实“左雄未有此疏言”,《左雄传》里根本没有这件事:“此疏乃周举所上。举、雄传同卷,雄传在举传前。”赵翼把别人的事情安到左雄头上,造成了误解。
《史汉不同处》条谈到:
韩信击魏豹,《史记》在汉三年,《汉书》在二年。
杜维运先生认为此观点也不太准确。《史记·高祖纪》“在汉三年”,但在其他地方并不是“在三年”。比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记的是“在二年”,所以这个“汉三年”是单就《史记》本纪而言,没有考虑列传的问题,在这里赵翼以偏概全了,也是不准确的。
由赵翼《廿二史札记》出现的疏失出发,做更进一步讨论的,还有陈垣先生。陈垣先生很推崇《廿二史札记》,但是他也发现《廿二史札记》有比较多的错误。陈垣先生曾经开过一门课叫“史源学”,就是训练大家去寻找史源。这个课的教材就是《廿二史札记》,引导同学们去找《廿二史札记》的史源。通过找到史源,并与《廿二史札记》的叙述做对比,来发现《廿二史札记》的问题。这是很好的一种训练。
在陈垣先生看来,《廿二史札记》的错误都有什么呢?
一、读书不统观首尾,不可妄下批评。
二、读史不知人论世,不能妄相比较。
三、读书不点句分段,则上下文易混。
四、读书不细心寻绎,则甲乙事易淆。
五、引书不论朝代,则因果每倒置。
六、引书不注卷数,则证据嫌浮泛。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陈垣先生的论著,叫《陈垣史源学杂文》。陈垣先生挑的错比杜维运先生有时更深。这些就是我们读《廿二史札记》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前上这门课时,也想学习陈垣先生,让大家做史源学的讨论和作业,通过分析史源来看原始材料和作者引述的是否有差异,讨论赵翼的观点。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陈垣先生的时代不一样,《廿二史札记》所用材料均来自正史,现在通过检索找史源很快、很容易。而《廿二史札记》的错误,陈垣先生、杜维运先生也发现得差不多了,我们很难超出他们已经揭示的问题。
近两年我就换了一个题目,就是让大家主要去读《廿二史札记》与中国古代史(上)的相关部分,题目是:选其中若干条对赵翼的观点和论证做述评,注意他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建议大家可以把一些相关的条目整合起来看,看到一些更大的、更有意思的问题,完成一篇作业。
我在这里提的两个问题,作为例子供大家参考:
1.读《廿二史札记》诸条,看两汉的差异——两汉差异是很大的,但今天的研究其实并不是特别充分,还有很大的研究余地。大家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读书,思考两汉的差异。
2.读《廿二史札记》诸条,看帝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西汉时的一些现象能反映其制度并不成熟,有些制度在早期有,后来可能没有了。这些在《廿二史札记》中也被赵翼很敏锐地揭示了出来。
大家可以直接选择题目来做,也可以自己读,读到有收获的地方再选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