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讲中,阎老师系统介绍了历代的爵秩品阶,将按官职分类分等和按人员分类分等的两类官品官阶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审视,在探讨其间相互联系的同时把它们编织到一条连续的线索之中加以呈现。阎老师在本讲中侧重介绍了从西周至唐朝的职阶勋爵,并将其划分为“周代爵命体制”“秦汉爵秩体制”及“魏晋以下的一元化多序列复式体制”这三大阶段。在此三阶段中,周爵一枝独秀,汉代爵、秩疏离,而九品官品则使职阶勋爵得以完成一体化整合,并最终形成了“爵以定尊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的成熟体制。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上)
历代品阶勋爵概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阎步克
一、绪论
今天所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的行政级别与官贵品位。
西方人在观察中国古代社会,有其自己的关注点。黑格尔说:“在中国,实际上人人是绝对平等的,所有的一切差别,都和行政连带发生。”(黑格尔《历史哲学》)卫三畏《中国总论》亦云:“就政权的独特性而言,中国社会是如此均一,但经常遇到多种多样的不平等,有的来自出身或财产,有的来自职业或功罪,但是大部分来自官阶。”在古印度,身份高低主要取决于瓦尔纳、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及“不可接触之人”,等等;古罗马曾按财产之多少,来决定身份与权利。传统中国又不相同,在这地方,身份地位在更大程度上是行政、是官阶制造出来的,这就是中国历史一大特色。
官僚体制有两个形象: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一方面,官僚组织是一个功能组织,是由一堆行政部门组成的一架行政机器。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又是一个身份组织,古人称之为“官场”。官员的身份,赋予任职者以地位、权力、利益、荣耀;资源提取、薪俸发放、位阶升降,职位任免,以及各种等级礼制的照章履行,就是这个体制的生命形态,宛如有机体的心脏跳动、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一样。这个体制本身也是一个生命体,在其之中,皇帝与皇帝因时而异、不断更换,体制的本身则千古不朽、且与时俱进。
中国历代发展出了形形色色的爵秩品阶,下图是一个最简图示:
周代形成了两套爵制:公侯伯子男爵,公卿大夫士爵。进入秦汉,随中央集权和官僚帝国的问世,两套新兴的位阶拔地而起。一个是二十级军功爵,一个是由“若干石”的秩级构成的禄秩。人们最熟悉的九品官品,在魏晋间问世。魏晋南北朝的品位设置显然变繁密了,五等爵仍存在着,北朝后期勋官又诞生了。汉代的“将军”本是军职,到魏晋南北朝它们变成了军衔了,一百多个将军号构成了军衔。郎官、大夫作为散官,也有品位功能。此外,九品中正制是士人做官资格的等级,所以其性质也是品位。
唐宋之时,品位设置叠房架屋的情况,依然故我。五等爵、勋官、九品官品都被使用着,将军号和此前的散官郎官、大夫,发展成为文武阶官。刚才说将军号类似今之军衔,那么大夫、郎官等名号,就可以称为“文衔”了。面向士人的九品中正制,在唐初被废,取而代之的面向士人的新品位,是科举学历。
明清的学历,由生员、举人、进士、翰林等等构成。此时封爵仍然存在,宗室封爵与功臣封爵分化开来了。勋官最终融入了功臣封爵。明清爵制还有一个重大变化:文官不得封爵,只有获得重大军功者才能封爵。这样一来,封爵与文官就没多大关系了。文官的等级管理,主要借助官品与学历,可以说大为简化了。
这幅示意图所展示的爵秩品阶嬗变,各位同学初看上去,难免眼花缭乱。其实在最初,我也在思考这一问题:历代爵秩品阶如此纷繁错杂,在它们的背后,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支配着呢?对这些等级设置,以往也有很多研究,但绝大部分都只是研究其中的某一种而已,而我希望开启一项前人几乎没有涉足的工作:把周以来三千形形色色的历代品位,编织到一条连贯的线索中去,提供一个贯通性的解释。最终,我借助“品位分等-职位分等”概念,构建了一个分析模式,在其之中,纷繁错杂的历代行政级别与官贵品位,整齐有序了。
下面分两部分陈述。在第一部分,先对历代品阶做一概述,这部分算是先行知识的储备;第二部分,就将利用“品位分等─职位分等”模式,重新观察三千年来品位结构的变化规律。
二、历代品阶勋爵概说
1.周代爵命
中国古代最早的等级设置是“爵”。周代有两套爵,面向列国国君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面向贵族官员的,是“公、卿、大夫、士”爵。国君并不是官员,所以五等爵不能视为官阶,那么“公卿大夫士”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员品位了。
上图所见,就是甲骨文、金文中的“爵”字。显然,这个“爵”是一个酒爵的象形字,能看出有流、有尾、有鋬、有柱的三足青铜爵形象。
画面左下角的装饰,我用了一个三足爵、一个筒形觚。对此说明一下。近年我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儒家礼书中所谓的“爵”,早已不是三足青铜爵了,而是筒形漆木杯了,而且儒家礼书中的“五爵”爵、觚、觯、角、散,全都是“容量化器名”,亦即,它们其实不是器形概念,而是容量概念,分别是一升、二升、三升、四升、五升饮酒器之代称。所以我在此处放置了一爵一觚,用以展示我的新论点。
在字面上,封爵的“爵”和酒器的“爵”使用同一个字。这是为什么呢?酒爵和封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日本学者西嶋定生提出了一个论点:周代的乡饮酒礼上,坐席的安排和敬酒行爵的次序,完全依照于长幼尊卑,亦即,长者居上、尊者居上,幼者居下、卑者居下,乡饮酒礼上的这种坐席次序及敬酒行爵的次序,就是原生态的爵位、爵序。
西嶋通过一种古礼,居然把酒爵和封爵给沟通了。很有意思,尊卑之“尊”字同盛酒的酒尊,也使用同一个字。“尊”的字形,就是两只手捧着一只酒尊。最重要的品位之名,最重要的地位之词,都与酒器相关。商后期的酒器,在青铜礼器中竟占到了70-80%以上,可以推想饮酒礼在生活中特别重要,是展示身份地位的一个重要机会。
战国有部古书《周礼》,说周代有一种“九命”等级,一命最低,九命最高。这种“九命”把公侯伯子男和公卿大夫士两套品位,汇合为一个整体,公侯伯子男之“公”是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其命数都是奇数;官员担任的“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其命数都是偶数。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古代的一个等级原则叫“人近天子则屈”,在天子身边做官,就得低头躬身,以衬托天子的高大,但如封到王畿之外做诸侯、成了一国之主了,那就扬眉吐气了,命数也就高了一等,由阴数变成阳数了。
然而还得注意,《周礼》“九命”也许只是作者的个人设想,在《左传》中最多只能看到三命。但《周礼》对历代制度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后人为了表达典雅,经常用九命指代九品。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自己“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微命”不是生命的命,而是九命的命,“微命”是说自己品级低。唐后期还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刘蕡,在科举答卷中指斥朝政、谴责宦官,他说“岂忍姑息时忌,窃陛下一命之宠哉?”唐制,进士及第给九品出身,九品折算成九命的话,就相当于一命。刘蕡说的这个“一命”,也是借用《周礼》“九命”指代官品。
2.秦汉二十等爵
随着战国变法,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体制创立,两种新兴的位阶,随之拔地而起。首先看第一种,即二十等军功爵。这是商鞅变法时创造的,在秦国后期和秦汉时代,发展为20个爵级,请看下表。
表中的军功爵名,大家会觉得极其冷僻,那个时代的官民却极其熟悉,因为军功爵在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田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住宅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战国后期到西汉前期,田地与及宅地都按军功爵级授予,则爵级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了。
最高级的彻侯,地位以封户计,不以顷亩计。第十九级关内侯授田95顷。按一顷百亩,这是一个农民的标准占地,95顷就相当于95位农民的田地,这就是一个大地主田庄了。从第十级到第九级,授田数有一个很大的落差。五大夫以下,显然就是另一层次了。最低级的是公士授田1.5顷。为什么是1.5顷呢?一夫百亩,但若有战功有封爵,就应超过一夫百亩,所以就多授0.5顷。宅地的授予,依照相同的数列。一个单位的宅地是30步见方,可以换算为40多米见方。古代地广人稀,在当时观念中,农民的宅地就应是那么大的一块。
除了田宅,爵级还涉及很多等级待遇。“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能占有多少奴婢,能穿什么服饰,都取决于爵级。
《韩非子》云:“斩一首者爵一级,斩二首者爵二级。”军功爵来自打仗斩首。这个“首”不是一般士兵之“首”,而是“甲首”。先秦车战,车上的甲士是军官,步兵跟在战车之后。“甲首”就是军官的脑袋。爵级来自军功,这个制度意义非凡。在此之前,贵族的官爵大都出自世袭,战国不同,平民可以在战场上赢得爵位,由此成为贵族,这对贵族制度就是一个致命冲击。军功爵制迎来了一个功绩制和流动化的社会,所以有学者评述说“军爵塑造新社会”。
在秦始皇巡游所留下的琅琊刻石上,能看到随从人员列名。若有官职的,就冠以官名,如“丞相傀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没有官职的,就冠以爵名,如“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等。“伦侯”即关内侯,为第十九级爵;“五大夫”即第九级爵。
秦始皇巡游至泰山之顶,不巧遇到暴雨,只好躲在一棵松树下避雨。雨过天晴后,秦始皇就赐那棵松树为五大夫,于是,泰山顶上就有一个景点“五大夫松”。明代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朝地方官丁皂保补栽了五棵松树,现存二棵。之所以补种了五棵,是因为后人不懂“五大夫”是一级军功爵,误以为“五大夫松”的意思是“五棵大夫松”。我略作检索,发现唐朝就已这样误解了,留有“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却笑五株乔岳下,肯将直节事秦嬴”之类诗句。
画像石上有一种《射雀射猴图》,画面上是若干人用弓箭射树上的雀鸟和猴子。台湾邢义田教授指出,“猴”谐音封侯的“侯”,“雀”谐音封爵的“爵”,所以《射雀射猴图》其实就是“封爵封侯图”,是汉人的人生理想一个直接体现:向往封爵封侯。以前有一个同学和我说,他们村子有一个照壁,上面仍类似的图像。可见封爵封侯,一直为中国人喜闻乐见。
汉代数学书《九章算术》中的一些数学题,也涉及了二十等爵,比如:“今有大夫、不更、簮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五个人分别拥有第一至第五级爵,在瓜分猎获的五只鹿时,既不是平分、一人一只,也不是根据贡献大小分,而是“以爵次分之”,即,按照1:2:3:4:5的比例分,谁爵位高谁就分得多。而在另一道凑份子喝酒的数学题中,则要求按比例出钱,爵位越高者出钱越少。再如爵高一级,坟头就可以多种一棵树;两个人打架罚金二两,但下爵殴上爵就罚金四两。可见军功爵级已由一个奖励军功的体系,发展为秦汉社会生活的一套身份体系了。
3.汉代禄秩
战国秦汉之际的新兴品位,,除二十等爵外,还有一个就是禄秩,它由若干石的秩级构成。禄秩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俸禄额度作级别之名。丞相、三公及太尉、大将军秩级最高,但这一级没有秩名。所谓“万石”的秩名,其实是一种非正式称呼。有秩名的秩级最高是中二千石,这是御史大夫和列卿的秩级。二千石是郡守的级别,这是大家所共知的。六百石是中央诸署令的级别,一个卿下辖若干署,其长官称令。在地方,六百石是县令。小县的长官称县长,秩级为四百石、四百石。百石约等于后代的九品官,类似今之科员的级别。
4.九品官品
九品官品大约在魏末晋初诞生。汉代秩级有十六七级,官品最初只有九级,这是比较稀疏的。人们随后就努力把它弄繁密了。首先了把九品分出正从十八级,进而四品以下除了正从,又分上下。九品十八级三十阶,再加上流外九品,合计达三十九级,大为繁密了。
繁密的级别和简约的级别,哪一个更具激励作用呢?如果级别简略,晋级的周期就比较长,同时晋级幅度就会很大;如果级别繁密,升级就变得频繁了,同时升一级的变化幅度就比较小。管理心理学认为,繁密的级别更具激励作用,因为它不断给人以刺激。但一个组织如果在内部管理消耗的精力过大,占用了过多的组织资源,在为社会服务投入的精力就会相应变小。所以简繁的设置应该恰到好处。一个体制,若其功能组织的特性较强,则品位可能比较简约;若其身份组织的特性较强,则品位容易变得繁密。
北朝的北周发生了一场制度复古运动,政治体制采用《周礼》“六官”,相应地,《周礼》“九命”也被实行了。与之同时,南朝的梁朝则在九品官品之外,创设了十八班,十八班最高,一班最低,十八班之下还有流外七班。此期新创的九品、九命、十八班,最终是九品官品被隋唐所继承。
明清的级别设置趋于简约。九品只有正从十八级,没有上下阶了。若从俸禄角度看,正一品和从一品俸禄相同,正二品和从二品俸禄相同,换言之,俸禄只有九等。流外九品废除了,流外只剩“流外”一等。对卑微的卒吏不设品位,降低了管理的复杂性。
现在来看唐代的官品九品。其中正一品列有太师、太傅、太保等,从一品列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从二品列有尚书左右仆射,正三品列有侍中、中书令、六部尚书等。需要指出,正一品的太师、太傅、太保,及司徒、司空,还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基本都是虚衔,用来优礼那些德高望重但已不参与日常国务的元老。在此又能看到一个问题:汉代的丞相,由于对国家行政负有最大责任,所以列于于级别顶端,这可以称为“功能性的级别设置”。唐代不是这样的,级别顶端的正一品、从一品充斥着虚衔,而承担日常国务的官员位在三品左右,如侍中、中书令、六部尚书等都是正三品,宰相的官称也有“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这可以称为“身份性的级别设置”。
唐代的九品官品,可以视为一个大框架,它把各种位阶都容纳其中。表中第一列是职官,第二栏是文散官,第三栏是武散官。文武散官又称阶官。武散官由大将军和将军、校尉等构成,相当于今之军衔。军职按高下列成等级,而军衔是将领、军官的个人级别,其性质是品位。武散官的性质就是军衔,则对文散官,大家也就好理解了,文散官就是文官的文衔。第四栏的王爵与五等爵,也被整合到九品官品之中了。
5.唐宋勋官
上表的第五栏是勋官,勋官是奖励军功的,跟秦汉军功爵功能相似。勋官中的上柱国最高,是正二品,最低的骑都尉列在七品。唐代授勋制度很合理,依据三个指标:一是上阵中阵下阵,涉及敌我兵力对比;二是上获中获下获,事关战果大小;三是个人表现,一等二等三等。上阵上获第一等给五转,下阵中获第二等给一转。
大家应该记得《木兰诗》中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那一句。这是说木兰代父从军战功赫赫,赢得了最高级的勋官——第十二转“上柱国”。所以在《木兰诗》中,至少这两句,一定是唐代写成的,因为是唐前期才有这种制度。
而“木兰不用尚书郎”一句,又是怎么回事儿呢?木兰荣获上柱国,个人地位为正二品,但如果她想做官,按唐朝制度,只能从五品起家。请看唐官品表,从五品上有“诸司郎中”,尚书郎还真的就是五品。所以《木兰诗》中的“木兰不用尚书郎”这句诗,一定也是唐朝写成的,因为其背景是唐制。
唐代奖励军功的力度颇大,最高的勋官可达正二品,竟比宰相、六部长官都高。唐代的品位体系精致整齐。职官、文散官、武散官、封爵、勋官等,都被纳入了九品框架,首先彼此就有了明确的可比性,某职官的品级相当哪级文散官、哪级武散官、哪级爵位、哪级勋官,都一望既知。如果你依靠正二品勋官,想谋一个行政职位,那只能从五品开始做。这样一个人就有两个品了,一个二品勋官,一个五品职事官。就是说,这个品位体制能实现相当复杂的等级管理目的。
周朝至唐品位体制的进化,请参看下图:
周代的公卿大夫士爵,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阶,它是一个单一纵列,“一枝独秀”。汉代的品位结构主干,由二十等爵和若干石的禄秩共同构成,可称“爵─秩体制”。二十等爵用来安排身份,若干石的秩级用来保障行政,各司其职。这是一个二元结构,“双峰并峙”。唐代官品体制是一个大框架,把职、阶、勋、爵一体化了。我把它称为“一元化多序列复合品位体制”,它能完成复杂的等级管理任务。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及唐律,可以说是政治体制的三大丰碑。现在还加入第四个,就是这个“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品位体制”。
由此,我为品位体制的进化建立了一个模式。由此大家看到,从“公卿大夫士”爵,到汉代“若干石”构成的秩级,再到九品官品,其间不仅仅是阶名和级数发生了变化,而且还经历了重大结构性变化。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酬功,各尽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