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讲中,阎老师将“品位分等─职位分等”概念引入传统品位结构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预设,即,铁腕皇权与服务取向的官僚构成的政治形态,与职位分等具有更大的亲和性;弱势皇权与自利取向的官僚构成的政治形态,与品位分等具有更大的亲和性。并在这一预设基础上从技术与政治层面重新审视了历代爵秩品阶。最终将中国历代品位体制的变迁划分成为五个阶段。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下)
品位分等与职位分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阎步克
三、品位分等与职位分等
下面按照计划,我向大家展示这样一点,把“品位分等─职位分等”概念引入传统品位结构研究,将能开拓新的认知空间。
任何组织,都拥有“人员结构”与“职位结构”两大结构。“品位─职位”问题就发生在两大结构之间。现代文官等级体制,从宏观上说,可分为“品位分等”“职位分等”两大类型。先看职位分等,这就是posi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在这种体制下,职位有等级,但不给个人设官阶。品位分等就是personal rank classification system,“personal rank”就是个人级别,“个人级别”就是“品位”。在品位分等之下,除了职位要分等分类之外,人员也要分等分类,在职位级别之外还有一套官阶,其性质是个人的级别,用来认定个人之地位、资格、薪俸。在这种情况下,官阶和职位相分离,会出现官大职小、职大官小,甚至有官无职、有职无官。
品位分等是给人员分等分类,所以是“以人为中心”的。品位分等有利于处理能力与资历的冲突,对能力差但资格老的人员,可以让他继续处于较低职务,同时提升其个人级别,作为激励。品位分等可以降低工作调动导致的待遇变化,强化官员的安全稳定感。给人分等,在技术上是比较简单的,而且越传统的社会越重身份,所以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官阶,几乎都是品位分等。
职位分等则是“以事为中心”的,职位被分等分类了,但不设个人官阶。所以工资、待遇不跟人走,而是因职位而定的。你在甲职位就任,就领甲职位的这份钱,享受甲职位的待遇;调到乙职位上,就拿乙职位的那份钱,享受乙职位的待遇。职位分等20世纪初在美国问世,其特点是注重科学效率、保障同工同酬。任何人担任这个职务,不管你资历深浅,年龄大小,都承担同样责任,领取同样工资。
这两类文官等级制,对认识中国传统制度有意义吗?如果把“品位”定义为“独立于职位的、跟人走的官阶”,那么随即就能看到:汉代的禄秩不是个人品位,而是职位之等级;唐代的文武散阶呢?显然就是一种独立于职位的个人品位了。
为什么汉代禄秩倾向职位分等,而唐代等级制呈现为品位分等呢?可见,在“品位-职位”这个分析模式,随即就让一个前所未知的问题凸显出来了。所以我曾有这样的体会:设计得当的概念,可以成为锐利的分析工具。
品位分等、职位分等,本是技术层面的概念。作为历史学者,我还期望升华这对概念,在政治层面也能带来新知,深化对历代政治形态及其变迁的认识。于是我发挥想象力,在理论上进行建构。
在漫长历史上,传统官僚和皇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提炼出两种极端倾向。一种出现了一个大独裁者,他凭铁腕让官吏成为忠顺的行政工具,呈现“服务取向”。秦朝的刀笔吏就是这种情况。也有皇权相对低落黯淡的时候,此时官僚便乘虚而起,膨胀为一个利益集团,开始特权化、封闭化、贵族化了,呈现“自利取向”。魏晋南北朝的士族门阀,就是这样的“自利性官僚”。
由此我提出一个模式:如果铁腕皇权严厉控制官僚,视之为行政工具,此时他对官僚权益将漠不关心,干活才给钱,倾向于按职位给待遇;而在官僚特权化、封闭化甚至贵族化时,就会出现优厚的品位待遇,繁复的品位序列。赘言之,铁腕皇权与服务取向的官僚构成的政治形态,与职位分等具有更大的亲和性;弱势皇权与自利取向的官僚构成的政治形态,与品位分等具有更大的亲和性。这个模式,就是我的基本出发点与归着点。请看下图:
从这个理论预设出发,就可以来重新审视历代爵秩品阶了。这个审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技术层面,观察历代位阶体制中的“品位─职位”关系;二是在政治层面上,观察皇权与官僚的不同结合方式,与历代位阶体制的关系。
1.先秦的爵命
周代是贵族政治时代,周天子还不能算专制君主。相应地,等级秩序就呈现出了品位分等的特征。相应证据可以举出三点。
第一点,官职、爵级两分。以《周礼》一书为例,其中罗列了上大夫卿、中大夫、下大夫及上士、中士、下士等等爵级,又罗列了大冢宰、小宰、司会,以及庖人、兽人、鱼人、鳖人、腊人、掌次、掌皮等等官职。在各种职位之外,另有一套“公卿大夫士”爵级存在的,这无疑就是一个品位体制。
第二点,各种待遇大多由爵级而定,而不是由官职来定。比如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能建庙,只能祭祖于寝,建庙的资格取决于爵级。又如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有资格用哪一等见面礼,也取决于爵级。乘车的资格也因爵级而异。“上大夫二舆二乘”,“二舆”就是副车,上大夫出行有三辆车,自己乘一辆,还会有两辆副车。中大夫的“二舆”只有一乘了,下大夫“专乘”,就没有随行的副车了。
甚至连吃饭的餐具都由爵级而定。古人用鼎来装肉食,用簋来装主食。宴会与祭祀,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普通的士一鼎一簋。三门峡虢季墓的墓主虢季是虢国的国君,出土的七鼎六簋恰好符合“诸侯七鼎六簋”。宝鸡茹家庄墓出土了五鼎四簋,可以判断其墓主是大夫一级的贵族。
第三点,有爵无职的情况大量存在。刚才述及,在品位分等之下,就会出现有官无职、有职无官、官大职小、职大官小等复杂的情况。在周代有爵无职的情况也大量存在着。
孔子的学生颜回英年早逝,其父亲请孔子把车卖了,给他儿子买椁,完成这个丧礼。而孔子说他不能卖车,“吾不徒行以为之椁”。把车卖了,出门就只能“徒行”、即两条腿步行,可是“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大夫出门必乘车,否则就不合礼制,不体面。其实颜回死时,孔子早已没有官职了,可他仍拥有大夫之爵,享有大夫的采邑。这就是一个有爵无职的例子。正如康有为说:“有公卿大夫士之爵位者,不必其尽得职事也。故春秋列国大夫无数,而任职者无几人。”春秋时大夫多了去了,但有官职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没官的大夫呆在自己的采邑里,当庄园主,过得也很快乐。
至少基于以上三点,已可判定,周代的公卿大夫士爵属于品位分等,是与当时的贵族政治相适应。这已便初步证明,贵族化官员阶层与品位分等秩序,具有更大的亲和性。而品位分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在此期就是以贵族的地位身份为本。在世界各处,最早出现的官阶通常都是品位分等,看来并没有什么东西让中国成为一个例外。
2.秦汉秩级
秦汉的秩级是从属于职位的,“若干石”标志的是职位高低,而不是个人的品位级别。正如陈梦家所说:“禄秩决定哪一种官职属于哪一秩级。”而不是说某人个人是属于哪一秩级。你是郡守,你就是二千石;你是县令,你就是六百石;若你没有官职,那就无秩级可言了,就是一介白丁。
为证明秩级不是个人品位,不具个人属性,我还通过对官员因病、因丧而离职之时,再度入仕时的秩级待遇,为此提供了一个证明。汉代的官员生病,若超过了三个月或一百天,就必须辞职。因为你不能为皇帝效力了,皇帝没理由给你禄位。但若病愈之后再度谋官,那么他此前所达到的秩级,朝廷承认不承认呢?如果朝廷承认你过去的秩级有效,那这个秩级就有个人属性了;若朝廷不认,这个秩级就没有个人属性,不跟人走。
官员服丧离职考察,与之相似。汉代官员在父母去世时,可能会响应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号召,辞职回家守三年丧。丧满之后,若再想做官,也有同样的问题:我此前达到的秩级,再度谋官时朝廷认不认呢?如果朝廷认,那这个秩级就有个人属性;如果朝廷不认,这秩级就没有个人属性。
生病和丁忧,都属于不可抗的客观因素,跟功过无关,所以具有讨论价值。我对汉代文献中的病愈及丧满再仕的例子加以排比,结论是:汉代官员因病、因父母丧而一度离职,再次入仕时,王朝原则上不必照顾其既往官资。可见一旦离职,即丧失秩级。由此证明了秩级不具有个人属性。
请看上图中的三个例子。李咸被任命为河南尹,这是首都最高长官,中二千石。可他母亲死了,只好辞职服丧,官就弄没了。桓帝时朝廷缺一个尚书,经大臣提议,李咸补缺。尚书是六百石官,李咸因一度辞职服丧,其秩级下降了五级。再看王骏,他将迁任的赵国内史是二千石官,但路上生病了,只好辞职休养。病愈后又做了幽州刺史,而刺史是六百石官。王骏因病一度离职,秩级下降了四级。还有鲜于璜。本是六百石县令,因父亲去世,只好弃官奉丧。丧满后办了个“解丧”手续,又谋了一个治中。这治中是百石之官。鲜于璜的现行秩级,比过去下降了八级。
由此,汉代官场展示了一个特点:官可大可小,人能上能下,级别可高可低。甚至连号称“万石”的宰相三公,其免官再仕的官,也有很多低于前职,有中二千石的,有二千石的,有比二千石的,有千石的,还有六百石的。汉人不觉得这不合理,你要做官,就要接受这个官场现实。
在汉以后,皇帝逐渐给官僚送温暖,到了唐宋,人们就觉得汉代皇帝对官员太刻薄了。洪迈就为汉代的官儿鸣冤叫屈:王梁罢大司空之后又任命为中郎将,降了好几级;“其后三公去位,辄复为大夫、列卿”;崔烈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尉,后来竟然又任命为城门校尉,“其体貌大臣之礼亦衰矣!”
秦汉秩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居其职方有其秩,居其职则从其秩”。即,有职位才有秩级,担任什么职位就依从那个秩级。所以秦汉禄秩具有浓厚“职位分等”的色彩。秦汉的禄秩取代周代爵命,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秦汉皇帝“以吏治天下”,在中国官僚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他们的各种特权,包括品位特权,一度是相当之小的。我们的理论预设,在另一方向上再度得到证实:秦皇汉武这样的专制皇帝,与服务取向的刀笔吏相结合,塑造了秦汉禄秩的职位分等性质。
3.魏晋南北朝的官阶品位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特点,一个是士族门阀政治,一个是部族贵族政治。相应地,与秦汉禄秩的“职位分等”倾向相反,魏晋南北朝位阶变化大趋势,是再度品位化。“品位化”的具体表现,包括中正品,散官虚衔,将军号等。
曹魏时出现了九品中正制。朝廷遴选中正,负责品评人才,把士人评为“上上”至“下下”共九等,是为中正品。中正品构成了士人个人的做官资格,是个人性因素,所以是一种品位。在实际运作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上品被权贵高门所垄断,实际对应着士族和部落贵族的门第高低。
魏晋以来,散官、虚衔大量繁衍,形形色色、琳琅满目。“散”“虚”意味着这些官衔没多少日常职事,所发挥的主要是品位功能:提供一个起家之位,提供一个晋升之阶,增加一份荣耀,增加一份俸禄,等等,用以满足高门子弟尸位素餐的政治要求。这类品位性官号,包括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左右、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散骑常侍,散骑侍郎,给事中,奉朝请等等。
所以,与战国秦汉一人一官的情况有所不同,此期官僚结衔,叠床架屋。南朝萧道成在称帝之前,他的头衔一度是这样的: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徐兖北徐南兖青冀六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南徐州刺史、竟陵郡开国公。北朝的王爷高琛更胜一筹:使持节、特进、侍中、太尉公、尚书令、都督冀定沧瀛幽殷并肆云朔十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并肆汾大行台仆射、领六州大酋长、大都督、散骑常侍、御史中尉、领领左右、驸马都尉、南赵郡开国公。这么复杂的头衔,在今天要印名片的话,非得印成那种折叠式的不可。是魏晋南北朝的特别能干,一个人当秦汉五六人用吗?当然不是。上面那一大堆头衔中,有很多是“品位性官号”。
7
汉代的将军,其性质是军职;而世入魏晋,一百多个将军号,由军职演变成了军阶,性质类似于现代军衔。分布在一到五品,及八品之上,最高是大将军、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诸四征、四镇大将军……。后来,用将军号标示个人位阶的做法,后来还普及到了文官。北朝后期的八九品令史,都可能拥有一个将军号。
李白“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诗句中的“谢将军”,即东晋谢尚。谢尚做历阳太守时,其军号是“建武将军”,可见文官也用将军号做官阶。他后来升职“都督江夏义阳随三郡军事、江夏相”了,但军阶仍是建武将军,没有变动。在他升职“督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时,军阶升为安西将军,由四品升入三品了。此后他打了一次败仗,遭降级处分,降为四品建武将军。此后又有两次升职,军阶相应升至前将军、镇西将军。
那么概括一下,品位性官号、军阶、中正品(还有加位进阶)等,显示了魏晋南北朝时的等级管理充分“品位化”了。在其背后,就是士族门阀与北朝部落贵族的选官特权。那么,我的理论假定,品位性设置与弱势皇权、与贵族化了的官僚具有更大亲和性,这样一点,在魏晋南北朝得到了验证。
4.唐宋明清的品级管理体制
上承魏晋南北朝的品位化趋势,唐代使用文武散阶。散阶又称散位、本品或本阶,系个人资位。入仕先给散阶,有了散阶就有了品官身份,就是“官家人”了。至于官职,那得到吏部去排队,也许今年你有机会,也许没空缺。考课晋升的也是散阶。五品以上的散官,还有一份俸禄。这种可以说是一种“阶职分立制”。
唐初长孙无忌的《进律疏表》,后面附有官员结衔。我把部分结衔列在这里供参考:
可以看到,唐代官员的官衔结构中,第一个是“阶”,也就是个人级别;第二项是“职”。比如第一行的柳奭,“银青光禄大夫”是他其级别,意味着他的本阶是从三品;“守中书令”是正三品官,这是他的职务。第三项“上骑都尉”是他的勋官,正五品上。第四行的韩瑗,还有一个从二品的爵号“颍川县开国公”。阶、职、勋、爵,就是唐代官员头衔的基本结构。
宋代初期,采用昔日的省、部、寺、监之官做“本官”。“本官”就是维系个人资位的品位。本官对应着一份俸禄,所以也称寄禄官。这份俸禄类似基本工资。至于官员所承担的职事,另称“差遣”。若被授予一份差遣,就有一份职钱,这份职钱不妨视为岗位津贴。官员大约有一半薪俸来自“本官”,或者说来自级别;还有一半薪俸来自差遣的职钱,也就是来自岗位。由于在职务之外另有个人级别存在着,这无疑就是品位分等。
到了明清,政治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朱元璋以降,皇帝专制高度强化。在皇帝与官僚的政治博弈中,皇帝赢得了重大优势,于是官僚的各种特权都趋于萎缩,包括其品位权益。散阶制度大为衰落,各种行政待遇都向职位靠拢。明朝的散阶变成了官品的微调。唐宋时是先有“阶”、后有“职”;明清不同,是先有官职,通过一任考课,才能得到一个散阶。这个散阶等于是一个官品的微调。清朝散阶用于“貤封”父祖。如此而已。明清的散阶和唐宋显已相当不同,与官员的实际利益关系不大了。
5.总结
由此做一总结,则中国历代品位体制的变迁,明显呈现为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先秦的公卿大夫士爵级,这是品位分等的一个高峰,也是周代贵族政治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是秦汉时期。秦汉禄秩呈现出了浓厚的职位分等色彩,它反映了秦汉帝国以吏治天下,此期官僚阶层特权尚比较小。
第三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散官、军阶、中正品等,这是品位分等又一高峰。适应此期的士族政治与部落贵族政治。
第四阶段是唐宋,唐散阶与宋本官,仍属品位分等,但已超越士族政治,向官僚政治回归了。
第五阶段是明清,此期散阶衰落,向职位分等有一定程度回归,各种待遇向职位靠拢。其政治背景,就是专制主义的强化和官僚特权的相应萎缩。
我尝试把上述变迁可视化,橙红色代表品位分等,湖蓝色代表职位分等,则五大阶段略如下图:
在“品位-职位”这对概念的光辉照耀之下,一条前所未知、隐而不显的变迁线索,一个左右摇摆、上下波动的曲线,被揭示出来了。现在,再来看历代爵秩品阶的纷繁变化,就不再杂乱无章了,我们通过品位和职位的概念,把它们编织为一条连贯有序的线索,相应的各种变化都获得了可解释性。在技术层面,可以看到历代品位结构在“品位分等─职位分等”之间波动摇摆;进而在政治层面,在上述五大阶段中,我的理论预设也一一获得印证:即品位分等与官僚的自利取向、贵族化倾向,具有重大相关性;职位分等与专制强化、与官僚的服务取向,具有重大相关性。
上述示意图秦汉与明清我都用蓝色,表示秦汉与明清的皇权与官僚关系,具有某种相似性;而魏晋南北朝与唐宋都用橙色,表明魏晋南北朝与唐宋的皇权与官僚关系,具有某种相似性。在本学期其他各讲中,我还曾提供了历代选官特权变迁示意图,历代学校身份性变迁示意图,历代俸禄制度的形态项目变迁图,等等,非常有趣,能看到其间的相通之处。这就意味着,我通过由“品位─职位”关系所揭示出来的政治变迁,与传统政治体制其他侧面所展示的变迁,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我在《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一书中,还就历代品位结构研究,进行了更具体复杂的理论建构。这些建构体现了我个人的研究风格。这风格简单说来,就是努力穿透制度表象,揭示其背后的“技术原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我的《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2006年,我接到了一封电子邮件,来自光华管理学院一位毕业生:
我本人目前从事企业人力资源咨询工作,经常为企业设计薪酬体系和考核体系。您的《品位与职位》一书帮我解开了一个困惑已久的疑惑。我们咨询公司在薪酬设计时常见的一种做法(也是西方的管理理论)是“以岗位为核心”进行薪酬体系的设计,由岗位价值决定薪酬级别。但最近做了几个大型中央级企业的项目发现,这套思路行不通,大型国企的员工是终身雇用制,常见做法是“薪酬待遇随人走”。在阅读了您的《品位与职位》后发现,原来这两种做法(以岗位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在中国历代的待遇政策设计上早就被前人研究、实践过了,并且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情况。
这封信也给我一种成就感,就是在古代官僚体制研究中所发现的“原理”,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科学提供帮助。